福建厦门湖里岐山北路516号清华海峡研究院
您好!欢迎访问厦门威伯伦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400-0592-586
steve@weibolun.com​

技术资料

THE LATEST NEWS


橡胶,塑料,MIM,CIM 加工工艺

TO PROVIDE EXCELLENT PRODUCTS AND HIGH QUALITY SERVICES TO CUSTOMERS

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
来源: | 作者:吴霜 | 发布时间: 71天前 | 64 次浏览 | 分享到:
转子端面密封装置装在转子轴颈和密炼室侧壁处,可防止物料漏出,影响工作环境和物料质量,其结构形式有外压式、内压式、反螺纹密封和迷宫式密封等,端面接触式密封分内外压式。外压式密封有动圈和定圈,靠端面接触形成密封面,需注入润滑油或软化剂。常见外压式密封装置有弹簧直压式、弹簧拨叉式和液压拨叉式。弹簧直压式结构简单,适用于低压慢速密炼机,但弹簧压力难调一致易漏料;弹簧拨叉式安装拆卸及调整方便,密封效果好;液压拨叉式密封效果良好,能克服转子轴向窜动问题,可通过调整油压改变密封面比压,动圈密封面堆焊硬质合金,定圈可采用青铜或钢料制作,密封面也堆焊硬质合金,动、定圈做成对开两半增加制造和组装难度,软化剂和润滑油注入压力达60 - 70MPa,正常允许密封面有少量糊状物渗出

    转子端面密封装置装在转子轴颈和密炼室侧壁处,以防止工作时物料从密炼室漏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不仅影响工作环境的优劣,还可防止物料,特别是配混小料的漏失,保证塑炼物料的质量。其结构形式较多,可归为外压式、内压式、反螺纹密封和迷宫式密封等几种常用形式。对于端面接触式密封,多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密封两种。外压式的端面密封是指密封比压由外力引起的,而内压式的端面密封比压最终是由工艺油和密炼室里有物料的压力所形成的。

(1)外压密封装置

外压式密封有两个核心零件,一个是随转子旋转的动圈,另一个是不旋转但可以轴向浮动的定圈,定圈在外力作用下靠紧动圈,动、定圈之间由端面接触形成密封面。一般须在接触面上注入润滑油或软化剂,靠其在动、定圈接触面上形成的油膜实现密封,正常情况下少许物料渗过接触面即与润滑油(软化剂)混合成糊状体排出。常见外压式密封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弹簧直压式密封装置,如图4-69所示,动圈3由销子5固定在转子上。定圈由4个弹簧6压紧在动圈上。定圈和动圈间接触面的压力由弹簧压力而定,弹簧压力由调整螺母1调节。动圈和定圈的接触起密封作用。

定圈接触表面通常经淬火处理,且定圈多为半环结构,便于磨损后更换。动圈接触表面堆焊一层耐磨硬质合金,以提高使用寿命。在两接触面间用高压油泵注人润滑油,以其油膜起密封作用,且可减少接触面间的磨损。密封面缺少润滑油则会产生漏料。这种密封装置结构简单,主要适用于低压慢速密炼机,但要求4个弹簧压力相同,但很难调节一致,为此极易造成漏料,甚至造成动圈和定圈磨损。

2)弹簧拨叉式密封装置,如图4-70所示,用两个定位销将动圈5固定在转子上,每个密封装置在拨叉上部有一组碟形弹簧1,弹簧力通过起杠杆作用的拨叉2传到定圈4上,使定圈和动圈压紧。动圈和定圈间比压由碟形弹簧压力决定,比压大小可由碟形弹簧外的螺母调节。

该密封装置比老式的弹簧直压式密封装置安装拆卸及调整都方便,密封效果较好。调整时要求组碟形弹簧的压缩量一致,才能保证4个密封装置动、定圈间比压相同,确保密封面的密封、定圈间注入高压润滑油。从软化剂孔3注入高压软化剂,使物料进入密封面前糊状化,改善密封效果。

3)液压拨叉式密封装置(FYH型密封装置),如图4-71所示。在拨叉3上部有一油缸,油缸不通油时,由弹簧2的预紧力通过拨叉3的杠杆作用使动圈,和定圈6紧贴在一起。工作时,压力油进入油缸,使活塞杆左移,直至边支架1上的孔的端面,当液压继续升高时,以拨叉的中间固定点(螺柱5处)为支点,把压力传到拨叉3的另一端,传到定圈套14上,定圈套再施压于固定在定圈套上的定圈6,使之与动圈7紧贴,达到密封目的。

动圈7通过固定在转子上的卡箍15上的顶丝16顶紧顶套9,顶套9通过斜面顶紧动圈的斜面,使动圈?的外圆紧靠转子端面的凹槽内面,实现动圈与转子一起旋转。由于4个密封装置油缸油压相同,故4个密封面的比压相同,密封效果良好。当压砣对物料压力不同,物料配方不同时,密封面间比压也不同。比压大小可通过调整压力油的压力来实现,以油压最低且密封面处不漏物料为最佳密封状态。由于混炼过程中,转子受轴向力作用下,产生轴向窜动,造成出水端和传动端密封面的比压不同。采用拨叉液压式密封装置,则可克服上述缺陷。

动圈7密封面处堆焊硬质合金,以提高使用寿命;定圈6可采用青铜制作,也可由钢料制作,密封面堆焊硬质合金,但硬度要低于动圈的硬度值。其目的是让不便于更换的动圈耐磨、寿命长。便于更换动、定圈做成对开的两半,但增加了制造和组装难度。

软化剂从注入口a注入,润滑油从注人口b注人,注入压力达60~70MPa,使得动、定圈的密封面之间得到充分润滑,且油路不易堵塞。正常情况下允许在密封面处有少量糊状物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