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胶料温度高达120~130°C,需通过压片和造粒来降低温度、完成加硫黄作业、精炼胶料并使其成形。压片和造粒方式包括压片机压片、压出机/压片机联合机组和压出造粒机。压片机通常与密炼机配套使用,需注意避免胶料包后辊。压出机/压片机联合机组机械化程度高,但不适用于加硫黄。压出造粒机在两段混炼中用于称量和提高冷却效果。
密炼胶料的温度往往高达120~130°C,且呈不规则块状,因此需进行压片和造粒,其作用如下。
① 降低胶料温度,以利于加硫黄操作,防止焦烧。
② 完成加碗黄作业。
③ 加硫黄后的翻炼可起到精炼作用。
④ 使成一定形状,以利于冷却和堆垛。
压片和造粒方式主要有三种。
(1) 压片机压片 通常在大型开炼机上进行,其规格根据密炼机型号来定。与11型密炼机配套的是660mm X2130mm;
与50L密炼机配套的是560mm X1530mm。一台密炼机一般配备一台压片机,但近年来随着炼胶周期的缩短,出现了两台压片机与一台密炼机配用的情况。
压片机安置在密炼机下方。在操作中需注意的是使胶料不包后辊,否则操作人员要绕到后辊操作,降低生产效率。为此,采用松开辊筒、适当增大辊距的方法,就会使棉出胶料从后提转移到前辊上来。
根据 Tokita 研究,在一定温度下各种胶料的包银行为与辗距有关。当辗距较小时,胶料包后辊,当辊距达中间程皮时,胶料既不包前報又不包后親,而笔直落下,当辗壓大于中间辊距时,则胶料包前辊。
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胶料用开炼机压片比较适宜。由于大量采用分子量分布狭窄的橡胶,开妹机已不再适用压片操作,因为这些橡胶的包辊性一般较差,在混炼周期 2min 左右的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压片,有些因配合剂的缘故,胶料黏附在辊筒上,难以剥离。因此,最好采用螺杆式玉出机出片。
(2)压出机/压片机联合机组 以一台压出机与一台两辊压延机代替压片机,其中压出机起翻炼作用,压延机起冷却作用。其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与快速密炼机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但不能用来加硫黄。
(3)压出造粒机 在采用两段混炼时,第一台密炼机下片后也有用带造粒机头的压出机来取代压片机的,其目的是便于第二段混炼前的称量,压出造粒还可视为一种补充加工过程。
造粒还能增大胶料的散热面积,提高冷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