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塑炼工艺中,使用化学塑解剂能增强生胶塑炼效果,缩短塑炼时间,从而提高塑炼效率。塑炼时,生胶受到炼胶机的剧烈摩擦而生静电。实验测定,辊筒或转子的金属表面与橡胶接触处产生的平均电位差在2000~6000V之间,个别可达15000V。因此,使辊筒和堆积胶间经常有电火花产生。这种放电作用促使生胶表面的氧激发活化,生成原子态氧和臭氧,从而提高氧对橡胶分子链的断链作用
化学塑解剂的作用
生胶塑炼工艺中,使用化学塑解剂能增强生胶塑炼效果,缩短塑炼时间,从而提高塑炼效率。化学塑解剂在塑炼过程中的增塑作用一是增塑剂本身受热、氧的作用分解生成自由基,而导致橡胶分子发生氧化降解;另一个作用是封闭塑炼时橡胶分子链断链的端基,使其失去活性,阻止其重新结聚。因此,化学塑解剂实质上可看作是一种氧化催化剂,其生成自由基能力越大,塑解能力也越大。化学增塑剂的增塑作用随温度增高而增大。
根据使用温度范围,化学塑解剂可分为低温塑解剂,如二甲苯基硫酚、五氯硫酚、五氯硫酚锌盐和 2﹣苯甲酰胺基硫酚锌盐等,适用于开炼机塑炼;高温塑解剂,如二甲苯基二硫化物,2,2'﹣二苯甲酰胺基二苯基二硫化物等,适用于密炼机塑炼;混合型塑解剂,如促进剂M、促进剂 DM 等,在低温和高温下均有效,既适用于开炼机又适用于密炼机塑炼。2.2.1.5 静电的作用.
塑炼时,生胶受到炼胶机的剧烈摩擦而生静电。实验测定,辊筒或转子的金属表面与橡胶接触处产生的平均电位差在2000~6000V之间,个别可达15000V。因此,使辊筒和堆积胶间经常有电火花产生。这种放电作用促使生胶表面的氧激发活化,生成原子态氧和臭氧,从而提高氧对橡胶分子链的断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