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维护保养能使 0.1 升密炼机的使用寿命延长至 8 年以上,同时保证实验数据的稳定性。日常维护需执行 “班前检查 - 班中监控 - 班后清理” 三步法:
班前检查包括确认电源电压(380V±10%)、压缩空气压力(0.5MPa)、冷却水路通畅(进出水温差≤5℃),以及转子转动有无异响;班中需每 30 分钟记录一
次温度、扭矩变化,发现异常波动立即停机检查;班后必须彻底清理密炼室,对于粘性物料,可加入少量脱模剂后低速运转 30 秒辅助清理。
每周维护重点在于传动系统:打开减速机观察窗,检查润滑油油位(应在油标中线),油品选用 46 号极压齿轮油,每运行 500 小时更换一次,换油时需彻
底排空旧油并冲洗腔体。检查转子密封环磨损情况,若发现物料泄漏,应及时更换由氟橡胶制成的密封组件,更换时注意弹簧预紧力的均匀性(推荐压缩量 3-5
mm)。
每月需进行精度校准:使用标准温度计(精度 ±0.1℃)校准温控系统,偏差超过 1℃时需重新标定;通过扭矩标准砝码(10N・m、20N・m)校验扭矩传
感器,确保测量误差≤2%。清洁电气控制柜内的灰尘,检查接线端子有无松动,尤其关注加热管接线柱的氧化情况,必要时用砂纸打磨并涂抹导电膏。
季度维护应包括:拆卸并清洗上顶栓气缸,更换活塞密封圈;检查转子轴承游隙,若超过 0.05mm 需及时更换;对所有运动关节加注润滑脂(食品级设备使
用硅基润滑脂)。对于长期停用(超过 1 个月)的设备,应每周通电加热至 100℃并空转 10 分钟,防止轴承锈蚀和电气元件受潮。
故障预防方面,需建立易损件库存,包括密封环、加热管、齿轮油等,确保故障能在 24 小时内修复。特别注意:混炼含玻璃纤维等磨料的物料后,需缩短维
护周期,因为此类物料会加速转子和腔体的磨损,建议每 200 小时检查一次磨损情况,当腔体容积变化超过 5% 时需更换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