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在开炼机上通过薄通塑炼,首先将辊距调至1mm以下并开启冷却水降温。胶卷投入辊筒间隙后,无堆积时需扭转90°重新投入,塑解剂或母胶在薄通1~2次后加入。塑炼完成后,调整辊距使胶料包辊并下料,取样测定可塑度。分段塑炼胶需打成短卷并标记详细信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共混塑炼时打成三角包并注明代号。塑炼作业结束后,记录流程、时间和用途,天然橡胶塑炼后需停放4小时才能进行混炼。
生胶在开炼机上一般首先采用薄通塑炼,将辊距调到 1mm 以下,并开冷却水使辊筒冷却,在塑炼中尽可能保持较低的辊温。
将破胶胶卷在靠大牙轮一端投入,使之过辊筒间隙,让胶片直接落入接盘。辊筒上无堆积胶时,将盘内胶片扭转 90°重新翻人辊筒间隙,继续薄通。塑解剂或母胶一般在薄通1~2次后加入。
塑炼达到规定时间或次数后,放厚辊距,使胶料包辊,并左右割刀一次,然后卷取下料(或下片)。下料时在第二卷前割取测定可塑度用的试样胶片。
分段塑炼的塑炼胶,应根据混炼时的容量打成短卷,并注明塑炼胶名称、种类,生产日期和班组等。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共混塑炼时,打成三角包,并注明胶料代号(详见共混部分)。塑炼作业完成后,应填写流程记录、塑炼时间和塑炼胶用途。塑炼后,天然橡胶一般停放4h 后才能混炼。天然橡胶塑炼条件举例如表 2-8 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