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湖里岐山北路516号清华海峡研究院
您好!欢迎访问厦门威伯伦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400-0592-586
steve@weibolun.com​

技术资料

THE LATEST NEWS


橡胶,塑料,MIM,CIM 加工工艺

TO PROVIDE EXCELLENT PRODUCTS AND HIGH QUALITY SERVICES TO CUSTOMERS

威伯伦助力厦门高分子材料创新:产学研协同驱动产业升级新引擎
来源: | 作者:刘俊发 | 发布时间: 今天 | 3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深耕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威伯伦率先响应政策号召,成为政策赋能产业升级的典范。


一、厦门产学研政策:高分子材料产业升级的沃土

       厦门正以政策红利激活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动能。自2021年《厦门市产学研项目补助办法》修订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近67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40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这一"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支撑"的创新生态,为威伯伦等企业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保障。

       作为深耕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威伯伦率先响应政策号召,与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华侨大学等机构建立联合研发机制。通过政策资金撬动企业研发投入,威伯伦成功将3项实验室成果转化为量产技术,其中稀土阻燃材料项目更是获得市级产学研专项补助,成为政策赋能产业升级的典范。

二、稀土阻燃技术突破:威伯伦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实践

       在政策支持下,威伯伦密炼机参与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攻克的稀土阻燃技术,正在重塑高分子材料安全标准。传统高分子材料燃烧时释放的有毒烟雾是火灾伤亡的主因,而威伯伦密炼机参与研发的稀土基阻燃材料,通过稀土元素的独特"晶格稳定效应",使材料氧指数提升至32%(远超国标28%),同时烟雾密度降低40%,实现"阻燃+抑烟"双重突破。

       "我们解决了稀土元素在高分子基材中分散不均的行业难题。"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宋立军研究员表示,"威伯伦提供的中试设备支持,让我们的理论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配方。"这种"科研机构出智+威伯伦出力"的协同模式,使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周期缩短50%,印证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效率。

三、威伯伦密炼机:阻燃材料量产的核心引擎

       如果说稀土阻燃技术是"配方创新",威伯伦密炼机则是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业利器"。这款被行业称为"材料混合心脏"的设备,通过独创的"三棱镜转子"设计,实现稀土阻燃剂在高分子基材中的分子级分散,确保每批次产品阻燃性能偏差≤0.5%。

       在厦门某高分子材料企业的生产车间,威伯伦密炼机正以12分钟/批次的效率运转,较传统设备提升产能40%。设备搭载的智能温控系统,更是将能耗降低20%,帮助企业在原材料涨价周期中实现成本优化。

       正是这种"设备创新支撑技术落地"的能力,让威伯伦成为厦门高分子材料产业升级的"隐形基础设施"。目前,厦门地区许多的阻燃材料生产企业已采用威伯伦密炼机,形成"技术专利+核心设备"的产业竞争优势。

四、产值倍增案例:威伯伦模式的实践成效

      政策赋能、技术突破与设备创新的三重驱动,正在结出丰硕成果。厦门某阻燃材料企业引入威伯伦密炼机后,配合稀土阻燃技术,产品合格率从78%跃升至99%,订单量和年产值从实现跨越式发展。

      "威伯伦不仅卖设备,更提供从配方优化到工艺调试的全流程服务。"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交钥匙工程"模式,使企业快速抢占高端阻燃材料市场,产品成功进入国内头部家居企业供应链。数据显示,采用威伯伦产学研解决方案的厦门企业,平均产值增速达行业水平前列

五、未来展望:构建高分子材料创新生态圈

       面向"十",威伯伦正以更高站位布局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计划联合厦门大学共建"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实验室",重点攻关生物基阻燃材料、智能响应型复合材料等前沿方向,目标三年内实现5项核心技术产业化。

       在设备端,威伯伦下一代智能密炼机将融入工业互联网技术,通过实时采集128个工艺参数,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同时,企业正探索"设备租赁+技术分成"的新模式,降低中小企业产学研参与门槛,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厦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产学研政策,支持威伯伦这样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随着政策、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耦合,厦门有望在"十"末形成千亿级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而威伯伦无疑将是这场产业变革的"助力"。